iBeacon 与 Eddystone 的对比
iBeacon 介绍
iBeacon 是苹果在 2013 年 WWDC 上推出的一项基于蓝牙 4.0(Bluetooth Smart)的精准微定位技术。底层技术采用了 iPhone 4S 之后支持的 BLE(低功耗蓝牙)。当你的手持设备,比如智能手机,靠近 Beacon 时,智能手机就能接收到它的信号。
苹果把 信标 相关接口已集成到 CoreLocation.framework 中。Google 在 Android 4.3 及以上版本中支持该功能。开发者只需满足 iBeacon 技术标准即可应用 iBeacon 技术。目前,iBeacon 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几乎所有的 Beacon 平台。
iBeacons 帧格式
iBeacon 广播包帧格式如下,我们可以看到该帧格式由广播长度、类型、公司 ID、iBeacon 类型、iBeacon 长度、UUID、Major、Minor、信号功率等参数组成。

iBeacon 的属性
iBeacon 本质上是位置信息,因此苹果将 iBeacon 功能集成到了 Core Location 中,并主要使用三个属性来标识一个 iBeacon:Proximity UUID、major 和 minor。
UUID 用于标识一个公司,每个公司或组织使用的 iBeacon 都应该有相同的 Proximity UUID,也称为 UUID。
Major 用于标识一组关联的 Beacon。例如,在仓库中,每种零件类型的 Beacon 都应该具有相同的 Major。Major 的作用类似于分组,以便更好地管理大量的 Beacon 设备。
Minor 用于区分特定的信标,您可以为仓库中的每个设备分配一个 Minor。
如果未指定这些属性,则在设备配对或接收时它们将被忽略。您只能知道 Beacon 的 UUID,但无法区分它们。
另外我们可以看到,整个 iBeacon 的数据载荷是固定的,每段代码都有限制,如果要在手机上使用,开发者或者用户只能使用相同的格式,而不能进行额外的修改或者自行开发。
如果你使用 蓝牙信标 或者,蓝牙传感器和蓝牙网关(接收设备)之间,您可以根据需要更改数据格式,只要接收设备能够解码即可。这样,来自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就可以使用 iBeacon 协议传输。对于某些技术(例如 LoRaWAN),数据速率较慢,数据包大小较小。网关应该过滤无用数据,只发送有用的数据。更多信息,请参阅“Lansitec 蓝牙网关的工作原理”,文档编号 990-00522。
埃迪斯通简介
Eddystone是Google于2015年7月15日推出的跨平台开源信标格式蓝牙LE信标,主要用于在公共场所向人们发送信息。
由于Google将其定位为开源项目,所以按照传统,Google不会用Google的名字来命名那些开源项目。
例如,Android操作系统不使用Google的名称。公众不需要知道是哪家公司开发的 埃迪斯通,只有Beacon OEM厂商和相应的应用开发者知道。
Eddystone 的属性
除了开源的优势之外,Eddystone还支持多种框架,iBeacon和Google的The Physical Web都只支持其中一种。
Eddystone 多个框架包含四种格式的数据:UUID、URL、TLM 和 EID。
Eddystone UID 的初衷是兼容 iBeacon UUID。打破 iBeacon UUID 的限制,UID 可由商户自由设置,App 可以选择只接收来自该 UID 的消息。通过 UID 的唯一识别码,商户 App 还可以查询用户在全球哪个门店,并推送相应的信息,例如优惠券、Wi-Fi 连接等。
URL链接显然比UUID使用更广泛,也更简单,任何有浏览器的手机都可以打开这个URL。
TLM 是一种远程遥测框架,对于需要控制多个信标的企业非常有用。由于信标大多采用电池供电,因此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或充电。遥测数据帧允许信标将其状态和电量信息发送给周围的工作人员,以便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和更换。
EID 是一个安全框架,它就像一个信标,只允许授权用户读取信息。例如,在一家公司,信标被放置在大厅,向所有顾客和访客广播信息。然而,公司也有一些信息只供员工使用,并且不希望这些消息被顾客和访客看到。
Eddystone帧格式
Eddystone 没有使用制造商数据字段,而是将值 0xFEAA 放入完整的 16 位服务 UUID 字段中,并使用关联的服务数据字段来保存 Beacon 信息。完整详情如下:
Eddystone 使用场景
- 在近距离推销产品时,例如在超市和餐馆附近购物的顾客
- 获取机场、火车站、景点、博物馆等位置信息
- 追踪资产以防止损失
- 在购物中心室内导航
- 传输传感器数据
兰斯泰克 LoRa蓝牙网关 支持 iBeacon 和 Eddystone。更多信息,请参阅“Lansitec 蓝牙网关的工作原理”,文档编号:990-00522。

Beacon 设备如何使用 BLE
以上内容介绍了什么是 BLE、Beacon、iBeacon 以及 Eddystone。那么,Beacon 设备是如何基于 BLE 技术实现功能的呢?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 BLE 的完整连接流程。
BLE的广播扫描连接过程
对于耳机、音箱或蓝牙OTA等设备,在进行数据通信之前,主设备和接收设备必须建立一对一连接,建立一对一信道。连接过程包含四个步骤:广播、扫描、发起和连接。
本文不再赘述。如需了解更多信息,请联系我们。
如何使用 Beacon
Beacon 设备仅使用广播信道,因此无需 BLE 后续连接相关步骤。这正是 Beacon 被应用于低功耗室内精准定位和传感器数据广播应用领域的原因。顾名思义,Beacon 设备会以固定的时间间隔发送数据包,这些数据可以被手机或蓝牙网关等中心设备接收。
例如,一个温湿度传感器,其数据可以放入 iBeacon 有效载荷中,传感器每秒都会广播一次。该传感器不连接任何其他设备。附近的蓝牙网关仅接收 Beacon 的消息,然后通过回程将温度、湿度、主要温度和次要温度传输到服务器或基站。如果是基于 LoRa 的蓝牙网关,蓝牙网关可以通过 LoRa 将数据传输到 LoRa 网关,然后再传输到云端。如下图所示。
举一个内部的例子,我们在入口处部署了一个信标。当跟踪器或蓝牙网关接收到有效载荷时,它会筛选 UUID、主要和次要参数,然后将主要、次要参数和 RSSI 转发到 LoRaWAN 网关,再转发到云端。服务器通过 RSSI 计算信标与跟踪器之间的距离,从而确定跟踪器的位置。
由于广播者和接收者随机在信道 37、38 和 39 上工作,如果信标每 1 秒广播一次,而网关周期性地打开“1 秒接收窗口”,则网关可能无法接收信标。我们建议将接收时长设置为信标广播间隔的两倍以上。
随着LPWAN、WIFI和5G技术的普及,基于BLE技术的Beacon应用案例在市场上遍地开花。Beacon技术,尤其是Beacon+LPWAN技术,在市场上拥有众多成熟的解决方案,例如智能停车场、博物馆、仓库、冷链、门店、养老院、医院、展览中心等Beacon应用场景。阅读白皮书 这里.

